化学工程与技术   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
(2016级研究生开始使用)
一、专业学科、学制、学习方式
 
一级学科名称: 化学工程与技术        (代码: 0817 )
 
二级学科名称: 化学工艺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代码: 081702 )
二级学科名称: 应用化学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代码: 081703 )
二级学科名称: 工业催化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代码: 081704 )
二级学科名称:食品贮藏与加工      (代码: 0817Z1 )
 
学制:3年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学习方式:全日制
 
二、本学科情况介绍
1、师资力量雄厚,科研实力强。本学科为广东省高校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,现有教授11名,博士生导师4名,硕士生导师16名,具博士学位教师14名,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,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,南粤优秀教师2名。其中本学科工业催化方向创始人林维明教授是我国著名化工专家、第三和四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。团队多名成员兼任《化工学报》、《高校化学工程学报》等权威期刊编委,以及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、广东省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等重要学术团体职务。近五年承担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236项,研究经费达2900万元,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8本,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62篇,其中SCI和EI等收录162篇。
2、学科平台完善,实验装备优良,学术交流频繁。本学科拥有“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”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广东省“化学工艺”重点扶持学科、广州市“化学工程与技术”重点学科、广州市氢能与绿色催化重点实验室等关键平台,拥有包括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、X-射线粉末衍射仪、变温扫描探针显微镜、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和近6000 m2的实验用房,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。五年来组织承办了6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,先后有30多人次出国进修或进行学术交流。
3、主要研究方向稳定,特色鲜明,产业化成果显著。本学科在工业催化与新能源开发、精细化学品研究与应用、新型功能材料的结构与性能、生物加工技术与应用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工作,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,其中水溶性涂料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,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,建成了年产2000吨的生产线;氯代甲氧基脂肪酸甲酯合成新技术已完成中试研究,并建成了年产10000吨的生产线。承担的锌‐多肽配合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,并已成功实现产业化,这些工作促进了广东化工和食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。
 
三、培养目标
本学科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,系统学习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,掌握相关的专门知识、研究方法及实验技能;掌握一门外国语,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与现代信息工具,熟悉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发展方向,具有从事工业催化与新能源开发、精细化学品研究与应用、新型功能材料的结构与性能、生物加工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能力,能担负上述生产中的新工艺、新过程、新装备的研发,设计和操作的优化和技术管理等工作,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,外语方面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,能熟练查阅本专业的外文资料,有较强的写、译能力和一定的听、说能力,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。
 
四、培养方式
研究生的培养实行专业学科组领导下的导师负责制,采取指导教师个人指导与教研室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,并提倡不同学科的专、兼职导师组成学科群体进行联合指导。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指导。对研究生的培养要贯彻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并重的原则,以使研究生既深入掌握本门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,又能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。支持鼓励研究生从事探索性研究,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培养过程中,加强思想教育,培养诚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谦虚诚挚的合作精神,强化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,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。具体实施措施参照《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》执行。
 
五、专业内容介绍
 
 
  
   | 序号 | 研究方向 名称 | 研究内容和特色简介 | 其他要求 | 
  
   | 1 | 工业催化与新能源开发 | 围绕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,研究催化剂及催化反应工艺。围绕太阳能的利用,开展光催化反应及其光电池功能材料,太阳能的存贮及超级电容器基础材料等方面研究。在环境催化方面,研究催化三废降解的新工艺和新方法。 |  | 
  
   | 2 | 精细化学品研究与应用 | 针对广东优势资源,开展多功能表面活性剂、天然产物精细化学品、水溶性精细化学品等研究。如甘蔗渣植物纤维素酶法水解制备精细化学品葡萄糖和饲料的研究;水溶性硅丙树脂新型金属烘烤涂料;红外防伪特种用途涂料等。 |  | 
  
   | 3 | 新型功能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| 结合广东省的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向,在功能高分子材料、功能碳材料、高分子材料助剂等领域开展研究,主要研究工作在: 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助剂和功能碳材料及改性。 |  | 
  
   | 4 | 生物加工技术与应用 | 开展以生物技术为手段、以提高食品加工副产物利用价值为目标的系列研究,主要研究工作:食品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、食品原料保鲜理论与技术和废水生物处理理论与技术。 |  | 
 
 
六、课程设置与要求
研究生须修读30学分,其中学位课19学分,教学实践2学分,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1学分,学术活动1学分。16学时计1学分。
未获学士学位(学历)考取的研究生及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,或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在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方面有缺陷、需要在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,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(不少于二门),并通过相应的考核,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。补修课程填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,登记成绩,不计学分。
具体见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。
 
七、课程教学大纲
见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
 
八、实践学习规划
教学实习:一般安排在三年级第一学期,担任一门本科主干课或专业课教学辅导工作。研究生必须跟班听课,批改一定数量的作业,协助主讲教师答疑,并承担两周课堂讲授工作。教学实践由研究生导师亲自指导或委托相关课程主讲教师负责指导。研究生讲课时,主讲教师必须听课,便于指导并作出评价。
社会实践与学术活动是在校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,是培养研究性创造性思维,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。研究生在校期间还要参加以下实践活动:
在学期间至少应参加6次以上学术活动,其中本人进行正规性的学术报告1次以上。每次学术活动要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,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、地点、报告人、学术报告题目,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。
协助指导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1人次以上,参加企业横向课题的部分研究工作1项或走访1家以上企业,了解化工生产实际。
 
九、学位论文
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具体体现,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。
(1)硕士生应首先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,选题应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范围内,选择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问题,或在学术上有一定理论价值的课题。
(2)综述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,国内外研究动态,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途径以及本人做出的贡献。 
(3)学位论文要求概念清楚、立论有据、分析严谨、计算精确、数据可靠、言简意赅、图表清晰、层次分明、格式规范,能体现硕士生坚实的理论基础、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优良的学风。
(4)说明采用的实验方法、试验装置和计算方法,并对整理和处理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与讨论。 
(5)对所得结果进行概括和总结,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看法和建议。 
(6)给出所有的公式、计算程序说明、列出必要的原始数据以及所引用的文献资料。 
学位论文的开题在第四学期中段前完成。开题报告通过后,中期检查在论文开始半年后进行,由研究生向检查小组汇报论文进展情况,并获得指导与帮助。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合格获得1学分。
其它相关规定参照《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暂行规定》执行。
 
十、答辩与学位授
1、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答辩必须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(导师为第一作者)身份在国内外正式出版学术刊物上发表(含录用)与其所学专业有关的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。硕士生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以第一发明人或第二发明人(导师为第一发明人)身份所获得的每项授权发明专利或授权实用专利按1篇学术论文计。以上所有成果均须以广州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。
2、凡通过课程学习、达到了规定的发表论文要求,完成了学位论文,经导师及导师组审核,认为论文已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,可以组织论文评阅、答辩。
3、学位论文的评阅、答辩和学位申请与授予等工作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》和《广州大学学位授予细则》的相关规定进行。
 
十一、必读、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
1《绿色氧化与还原》,纪红兵,佘远斌,中国石化出版社,2005
2《精细化工生产技术》刘德峥、田铁牛主编
3《环境光化学》,邓南圣,吴峰,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3
4《材料分析方法》,周玉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03
5《工业应用催化剂》金杏妹编著上海: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,2004
6《微波化学与工程》召明望、张文敏著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2
7《催化剂的表征》(英)托马斯(Tomas,J.M.), (英)兰伯特(Lambert, R.M.)著;黄仲涛译 
8《现代催化原理》吴越, 杨向光著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05
9《低温等离子体化学及其应用》陈杰瑢著 科学出版社 2001
10《催化动力学分析法》祝大昌等译 上海:复旦大学出版社,1984
11《超声化学》李延盛、尹其光著 科学出版社 1995
12《等离子体化学与工艺》赵化侨 1993
13《工业催化剂分析测试表征》刘希荛等编著 北京烃工业出版社 1990
14《胶束催化与微乳催化》赵振国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
15《精细化工新材料与技术》孙履厚编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4
16《化学工艺学》黄仲九、房鼎业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
17《电化学原理和应用》,[美]阿伦.J.巴德著,邵元华等译。,2005
18《催化剂设计——活性组分在颗粒、反应器和膜中的最优分布》[瑞士]M.莫尔比代利著,王安杰等译,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5
19《化学工艺学》,崔恩选编;丁延桢译,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
20 《化工分离工程》 邓修  科学出版社  2002
21、Chem. Reviews
22、J. Am. Chem. Soc.
23、Chem. Comm.
24、J. Mol. Sci.
25、化工学报
26、化学通报
27、高校化学工程学报
28、食品科学
29、高分子通报
30、催化学报
 
 
 
 
 
 
 附件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
 
  
   | 专业名称 | 化学工程与技术 | 所在学院(研究所) |  电子平台
 | 
  
   | 序号 | 课程 类别 | 课程编号 | 课程名称(中、英文) | 学 时 | 开课学期 | 学分 | 开课 单位 | 考试 | 考查 | 备注 | 
  
   | 1 | 2 | 3 | 4 | 
  
   | 必修课 | 公 共 学 位 课 | 0000200001 |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Theoretical and Practice Studi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| 32 | √ |  |  |  | 2 | 马克思主义学院 | √ |  |  | 
  
   | 0000200026 | 科技伦理 Eth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| 16 |  | √ |  |  | 1 | 生命学院环境学院 | √ |  | 
  
   | 0000200027 | 知识产权 Intellectual property | 16 |  | √ |  |  | 1 | 法学院 | √ |  | 
  
   | 0000200023 | 英语读写 English Reading and Writing | 32 | √ |  |  |  | 2 | 外国语学院 | √ |  | 
  
   | 0000200005 | 英语听说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| 32 | √ |  |  |  | 1 | √ |  | 
  
   | 一级学科学位课 | 0005200035 | 现代有机合成 Modern Organic Synthesis | 32 | √ |  |  |  | 2 | 化工学院 | √ |  |  | 
  
   | 0005200061 |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Modern Analysis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| 24 | √ | 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√ |  | 
  
   | 0005200062 | 应用数理统计 Application mathematical statistic study | 24 | √ | 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√ |  | 
  
   | 0005200063 | 高等分离工程 Advanced Separate Engineering | 24 | √ | 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  | √ |  | 
  
   | 0005200064 | (化学工程与技术)学科前沿讲座 Advances in Chemistry and Chemical Engineering | 24 | √ | 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  |  | √ | 
  
   |  | 0005200065 | Internet上的化学化工资源 The Retrieval and Utilization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on Internet | 24 | √ | 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 | 0005200057 | 科技论文写作与规范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and specification | 16 | √ |  |  |  | 1.0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 | 0005200066 | 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应用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polymeric materials | 24 | √ | 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√ |  | 
  
   | 选修课 | 公共选修课 | 0000200031 | 六级英语能力提升 English for CET- 6 | 16 |  | √ |  |  | 0.5 | 外语学院 |  | √ | 须按模块选满1学分 | 
  
   | 0000200030 | 翻译理论与实践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| 16 |  | √ |  |  | 0.5 |  | √ | 
  
   | 0000200036 | 英语高级口语 Senior Spoken English | 16 |  | √ |  |  | 0.5 |  | √ | 
  
   | 0000200029 | 英语演讲艺术 ThArts of Public Speaking | 16 |  | √ |  |  | 0.5 |  | √ | 
  
   | 0000200034 | 国际学术交流英语 English for Academic Communication | 16 |  | √ |  |  | 0.5 |  | √ | 
  
   | 0000200028 | 跨文化交际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| 16 |  | √ |  |  | 0.5 |  | √ | 
  
   | 0000200037 | 欧洲文化入门 European Culture: An Introduction | 16 |  | √ |  |  | 0.5 |  | √ | 
  
   | 0000200038 | 美国文学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in American Literature | 16 |  | √ |  |  | 0.5 |  | √ | 
  
   | 专业指定选修课(任选其中5门课) |   0005200067 | 现代催化技术 Modern Technology of Catalysis | 24 |  | √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√ |  |  | 
  
   | 0005200001 | 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   New Energy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| 24 |  | √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  | √ |  | 
  
   | 0005200049 | 催化剂结构与表征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talysts | 24 |  | √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0005200068 | 化工新材料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Advanced Materials | 24 |  | √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0005200050 | 天然产物开发与应用 Natural Organic compound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| 24 |  | √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0005200051 | 精细化学工程 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 | 24 |  | √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0005200053 | 现代生物化工 Modern Biological Chemical Engineering | 24 |  | √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0005200003 | 化工过程能量分析 Energy Analysi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| 24 |  | √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0005200052 | 高级食品化学 Advanced food Chemistry | 24 |  | √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0005200002 | 高等化学反应工程    Advanced Chemical Reacting Engineering | 24 |  | √ |  |  | 1.5 | 郑  成 |  | √ | 
  
   | 0005200070 | 化学工艺过程分析 Analysis Process Analysis of Chemical Technology | 24 |  | √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任 选 课 | 0005200055 | 胶体与界面化学 Colloid and interface chemistry | 24 |  | √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0005200054 | 食品加工与贮藏专题 Procession and Storage of Food | 24 |  | √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0005200056 | 电化学原理及应用 Electrochemical  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| 24 |  | √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0005200069 | 药物化学 Medicinal Chemistry | 24 |  | √ |  |  | 1.5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其他环节 | 0005290001 | 教学实践 |  |  |  | √ | √ | 2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 | 
  
   | 0005290002 | 学术活动 | 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1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0005290003 | 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 |  |  |  | √ | √ | 1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0005290005 | 业务实习 |  |  | √ | √ | √ | 0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0005290004 | 社会实践 |  | √ | √ | √ | √ | 0 | 电子平台
 |  | √ | 
  
   | 补修本科主干课程 | 0005200059 |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| 32 | √ |  |  |  | 0 | 电子平台
 | √ |  |  | 
  
   | 0005200060 | 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 | 32 | √ |  |  |  | 0 | 电子平台
 | √ |  |  |